经典车之家
adtop
经典车之家 > 焦点 >

仙村"人情味合作社"助力27名困难群众开启职业新生

阅读量:6686  时间:2025-07-17 22:13     编辑:许一诺  来源:金羊网  阅读量:13414   

7月14日,仙村镇社工服务站洋溢着喜悦与希望的气氛。58岁的梁姨紧握着参访机构工作人员的手臂:“本来为生计发愁,接受培训、掌握了护理技能,没想到还能在家附近找个工作!”她的心声代表了27名参训学员的共同感受。

这场为期三天两夜的“人情味合作社”养老护理培训,为低保家庭、残障人士、4050妇女等困难群体打开了通往职业新生的大门。该项目是增城区民政局支持下开展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项目,旨在帮助困难群众或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帮扶。

沉浸式实训:从零基础到专业护理

培训首日清晨,27名学员带着期待与忐忑走进实训中心。在启动仪式上,8名学员代表将“互帮互助,共同进步”的拼图嵌入展板,正式迈进护理行业的门里。困境儿童的妈妈小芳在拼上“进步”板块时表示:对于学习护理知识,就像学生时代一样进入一个未知领域。

培训采用“理论+实操”的沉浸式教学模式,53小时半封闭训练让学员快速掌握核心技能。首日课程聚焦护理行业的认识以及与老人相处方法,学员们学习老年人身体特征认知、沟通模式等基础知识,懂得去了解认知障碍老人的感受,培养换位思考能力。第二天课程进入深水区,特色“石头剪刀布-快速记忆急救法”情景课让学员亲身体验;“一双手的温柔”工作坊则重点训练为老人翻身、喂食的轻柔技巧。金牌导师展示了其珍藏的护理技能,让学员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记录着每位老人的特殊需求。

互助时刻:技能考核见证成长

培训现场充满紧张与期待。学员们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三项任务:用AED为“老人”急救、正确测量血压心率、应对突发呛咳状况。更特别的是,培训现场还设置了考核环节,老师转换成评委,一直强调自己小学文凭的李姨在完成翻身操作后被老师表扬,她非常激动:“原来我也有自己的专长”

三天的培训让学员技能掌握率从培训前的12%提升到100%,就业信心也飙升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培训结束尾声——27名学员在参访增城区颐养院及新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时,有6名学员明确了自己会从事并想要获得录用或考证的意向。

创新模式:从quot;输血quot;到quot;造血quot;的转变

“人情味合作社”项目创新建立了“救助-培训-就业”闭环体系。培训期间,学员享受免培训费、免教材费的“双免”政策,每天还能获得餐补。完训后更有职业跟踪服务,包括岗位推荐和心理支持热线。

这种“造血式”帮扶模式凝聚了多方力量:增城区民政局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监管,仙村镇爱心帮扶协会及仙村镇社工站负责项目执行,养老机构提供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,全区各社工站则精准筛查困难群体。这种协同机制确保培训资源精准投放,帮助真正需要的人。

温暖延续:新起点上的希望之光

结业当天,项目发起方向学员动员:“人情味合作社”主打人情和合作,希望困难群众能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下,积极学习和试岗,努力做到“一技在手,生活无忧”。此刻,首期学员已带着新学到的技能奔赴各自的护理梦想,开启职业新征程。

学员代表华姐的声音在会场回荡:“三天前我们是被帮扶者,今天我们要成为老人的守护者!”这句朴素而有力的话语,正是这场培训最生动的注脚——它不仅传授了护理技能,更重塑了困难群众的人生价值。当27名新晋护理员带着专业知识和温暖爱心敲响养老护理的大门,也是为更多困难家庭点亮前行的灯。

作者:记者 龙永辉 通讯员郑旭权 文/摄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动态